Clicky
    江苏人大网 > 代表园地 > 代表风采 > 正文
张荣代表:让代表履职更具民生温度
2023-11-15 14:35  来源:无锡市惠山区人大

我是张荣,惠山区第五届人大代表,前洲街道蒋巷社区“两委”委员,社会工作师。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我的人生轨迹简单而生动。简单的是,十余年一直把自己牢牢钉在社区的舞台上,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事业去实践。生动的是,自从有了人大代表新身份,逐步探索“人大代表+专业特长”模式,将大代表与社工这两个看着毫无联系的身份相互融合、相辅相成,发挥出“1+1>2”的功效,获得全区唯一2023年新时代“惠山工匠”社工能手称号。

自市、区人大常委会“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”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视察调研、一场又一场的学习交流,我对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愈加清晰,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逐步提升。我感受到自己身上承载着人民的重托,丝毫不敢怠慢,唯有履职尽责,砥砺前行。

牢记代表职责 切实为民服务

在我的履职字典里,“责任”是个分极重的词语,时刻谨记自己的代表责任,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是我给自己定下的一条标准。这份责任“藏”在每一次为民办实事和排忧解难中。

社区居民蒋某目前就读苏州某大学大二学年,其哥哥肢体一级残疾瘫痪在床,家庭经济困难,为了学业向社区、人大代表寻求帮助。接到求助后,我第一时间上门了解情况,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,成功为蒋某申请到每年5000元的惠山区贫困学生助学金,为蒋某解决了实际困难。同时,在与蒋某交流中了解到,她在大学期间参与学校活动积极性很高,便把她挖掘到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团队,从而完成她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角色转变。自蒋某加入志愿者团队以来,参加暑期儿童活动志愿服务10次,让受助者用自己能力所及回报社会。

后期我去蒋某家中回访,发现因哥哥瘫痪在床,她母亲一直照顾着哥哥没有自己的时间。在更深入走访调研,广泛倾听困难家庭需求后,我发现许多困难家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。为减轻困难家庭负担,我们每个月组织志愿者代替家庭成员照护,给家庭成员“放假”减压。

在我的履职过程中,我不仅关注问题本身,更关注问题的根源,通过发挥社工专业技能,让代表履职更具深度、温度。

发挥专业优势 参与社会治理

作为一名社工人大代表,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的履职初心,通过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
蒋巷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涉农社区,居民有种菜的习惯却没有土地可种,居委想要保住社区的绿化带不受破坏,又想满足叔叔阿姨的种菜心愿,到底要怎么处理这个难题呢?为了尽快将群众诉求落实,我召集社区党员、群众、居民代表、巾帼志愿者共同商议共享菜园打造工作,对会上群众所提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后,一一整理提交至社区两委会讨论,最终方案是有效整合闲置土地,建设菜园子。出台了“开心菜园”认领办法,建立了“开心菜园”管理办法,明确“护园人”对菜园监管。目前,薛巷、周村、西蒋巷29亩闲置土地被“唤醒”,能够满足300余户居民的种植需求,形成蒋巷社区“田园党建”特色品牌——红色农场。

共享菜园的建立既美化了环境,又向社会展示了社区的全新面貌,受到了众多居民的青睐和认可。

汇集社情民意 积极建言献策

一场场精彩活动的策划就是一份社区服务宣传,一件件矛盾纠纷的协商就是一次集智民意的实践,一条条涉及社区建设问题的意见建议就是对社区治理的助力。今年以来,我累计接待选民来访95人次、走访选民135人、走访社区25次、受访群众275人、慰问困难家庭20户、收集社情民意25件,其中23件均已办理,提交建议2份。

我创新思维,利用网络平台便捷、实用、全天候的优势,创新“132、找代表”联系服务群众日活动形式,邀请选民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与代表进行“键对键”互动。微信扫码、视频连线、线上互动,让来自“第一线”社情民意趁热落地,线上解决了周村凉亭改造、租赁的厂房屋面漏水等4条意见建议。有居民反映“篮球场塑胶老化,下雨天还容易积水,存在安全隐患”,我第一时间跟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察看,跟两委讨论形成翻新方案,一个月内重新铺设塑胶垫,又快又好的办事方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。

人大代表和社工,两个看似不一样的身份也有相通的地方,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与社会工作服务,为社区治理建议献策,拓宽代表为民服务的平台,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用人大代表的身份参与社会工作服务,为社区治理建议献策,拓宽代表为民服务的平台,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我将继续认真履行代表职责,为基层治理不断发声、献力,不负时代不负卿。

相关链接